在“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双重背景下,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智能控制产业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号召,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于2024年、2025年连续增设芯片测试与应用、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两大前沿专业,专业成功纳入《广东省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领域注入强劲技术技能人才动能。
成效初现!新专业师生于技能竞赛“露头”
瞄准集成电路产业战略需求,学院于2024年率先开设芯片测试与应用专业,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学制为“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级班”。
专业构建“赛证课相通”特色育人模式,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依托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集训基地及广东省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配备国际领先的芯片测试机、分选机等设备,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
专业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持有国家专利10项,与粤芯半导体、广州芯粤能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技术人才培养,将真实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模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
首年招生即吸引31名学子,师生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芯片测试与设计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芯片设计应用赛项第一名、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新技术应用技能竞赛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赛项(机器人智能服务方向)第一名、2024年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等,彰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成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院教师获2024年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右四)易云达配资。
紧扣《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5年新设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专业聚焦流程制造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新质生产力所需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涵盖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等核心课程,并与西门子股份公司共建中德流程制造产业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认证授权中心,将企业智能升级需求转化为教学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行业前沿技术。
该专业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持有电工电子类技师以上资质23人,为培养“精设备、通工艺、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实训资源,推动产教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双元育人,三师团队!输送高技能人才超2000人
两大新专业均实施“双元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芯片专业与粤芯半导体等企业共建“订单班”,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则携手西门子等巨头,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院还联合李群自动化有限公司打造产教评生态链,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学院智能控制专业群以“一核二元三师”模式(以产业需求为核心,校企双元育人,打造企业导师、技能大师、教学名师三师团队)为引领,建成电子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产教融合实训中心。
与西门子股份公司共建“中德流程制造产业学院”。
近三年,专业群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高技能人才超2000人,服务于广州“制造业立市”重点企业,成为华为、比亚迪等企业自动化生产的核心技术支撑力量。
这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具备创新意识和跨界整合能力,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站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正以新专业建设为支点,撬动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书写职教答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梁倚嫣 叶勇盛易云达配资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